全球首例“植入式生态树葬”亮相福寿园

洛阳仙鹤陵园
2021-12-14

创新性生态树葬


(2021年)12月12日,医学博士与果木研究博士联手指导,“植入式创新生态树葬”实验活动在河南福寿园树葬花园举行,(河南)省市民政相关代表、九三学社、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单位参加活动。


“植入式创新生态树葬”实验是通过裁切的方式避免对树木造成损坏,将骨灰存放装置植入树干,然后通过科学手段让大树愈合,从而让逝者的“生命之树”常青。据悉,在全国首次开展的“创新生态树葬”实验,为期四个月,效果得到验证后将进行推广。四棵参天白杨成为“植入式树葬实验树”,每棵树的树干上,有一个直径三厘米左右的圆洞,深达十厘米左右。


植入式生态树葬


据专家介绍:大树的物质交换,主要靠树皮,在树干上打一个洞存放骨灰,不会影响大树的正常生长。进行创新生态树葬后,利用技术手段让树皮愈合,这在园林界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当然,进行创新生态树葬,虽然对树种没有要求,但对数木的直径有要求,最好在30厘米以上。再将骨灰存放装置植入树干,同时通过位于存放装置外表面的愈合剂实现对愈合过程的促进,由专业人士以科技手段恢复树干原貌。此实验为期四个月时间,后续将持续跟踪记录树木的生长情况,并以此作为判断实验成功与否的依据。


生态葬是一种文明环保的殡葬方式,可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次创新(植入式树葬)生态葬实验则是在传统生态安葬基础上的一种大胆创新,采用了王雪峰的研究成果,以一种“用于树葬的骨灰存放装置”进行安葬,突破传统骨灰入土的安葬方式,在保留追思纪念功能的基础上,具有更加节地、更加生态、更加恒久等特点,将是生态节地安葬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


植入式生态树葬


树葬是生态殡葬的一种重要形式,2008年清明时节,郑州市第一届生态树葬活动在河南福寿园举行,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十四届,为1000多个家庭的1500多为逝者举办温馨庄重的免费生态安葬,已经成为郑州市生态殡葬的一张名片,代表了郑州生态殡葬的发展成果。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郑州树葬也经历了不断的创新与变化,演变为今天的树葬花园。洛阳的生态树葬也从2016年开始持续进行了6届。洛阳仙鹤陵园作为福寿园的子公司,有生态林葬、花坛葬、壁葬,每年都举办大型公益葬式,成为洛阳生态葬的代表。


本次创新树葬实验既是对十多年公益树葬精神的延续,更是对生态殡葬的探索创新,体现了社会各界合力推动生态树葬进步与发展的信心。

阅读200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