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土地资源日渐紧缺的时代,国内一线城市墓地价格飙涨,上海普通的双穴墓都卖到了数十万,更有沿海城市墓地限售,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信息,北京人买墓地都要到河北的郊县,还不都是土地资源紧张搞出来的事。我们国家推行殡葬改革,各种形式的节地生态葬纷纷涌现。其实早在十年前,悉尼就已经出现了最节地的墓葬型式--天然墓地,值得我们借鉴。
悉尼的天然墓地是怎样的呢?在悉尼郊外一处丛林里,有一处花园般的墓园,这种墓地看起来很自然,墓地公园中只有树木和草地,没有传统墓地的墓碑等相关设施,直接将棺材埋入地下,让人体组织自然腐化,融入泥土,达到生态循环。去世后被埋葬的人将在棺材上携带一个GPS定位器,这样亲友需要前来拜访时,可以通过GPS或者手机找到他们亲人的所在地。
自然墓地和天然埋葬法在国外非常流行,有助于城市环境保护,同时也解决了墓地资源短缺的窘境。被安葬的人必须穿着可生物分解的衣服,并且没有经过化学防腐过程。棺材用的是天然没有经过处理的松木、柳木或者黄麻。
建筑师 CHROFI 和景观建筑师 McGregor Coxall 设计了一片 10 公顷的天然墓地公园 Acacia Remembrance Sanctuary,以期在殡葬行业在现有的墓地纪念形式之外,提供一种开创性的解决方案。
与传统墓园相比,没有墓碑等相关设施的 Acacia Remembrance Sanctuary 看上去少了几分肃穆和冷清的感觉,反而更像是个幽静的郊外公园。
人们通过一条蜿蜒的高架步道进入围墙花园,穿过种满树木的园子才会慢慢过渡到天然墓地空间。在空间的中心区域,一个名为“ Gathering Place ”的半封闭亭子成为举办埋葬仪式的空间,大面积自然光照进木材包裹的空间,显得静谧而温暖,又有点教堂的氛围。
一旁的咖啡馆同样是木质空间,玻璃吊灯和原木桌椅的搭配没有破坏整个园区的自然调性,给前来祭拜亲友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怡人的休憩场所。该项目不仅解决了多教派对于墓地的不同需求,还提供了商业上新的可能性,同时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了最小。
这种墓园的创意契合自然,原木色的仪式厅、休憩室都让人有一种现世安然、岁月静好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真正实现了人们的精神诉求和社会价值的完美融合。值得我们国家在节约土地资源探索新型生态墓葬方面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