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洛阳市首座公益性生态墓园正式投入试运营,为这座千年古都带来了一场殡葬领域的绿色革新。墓园占地百亩,背靠青山,面朝洛河,地势左高右低,宛如一幅天然的生态画卷。作为洛阳殡葬改革的关键一步,墓园以树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方式为主,单穴价格仅为传统墓地的三分之一,让“逝有所安”真正成为惠民利民的实事。
**一、老龄化难题催生殡葬变革**
近年来,洛阳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主城区墓地资源日益紧张,高价墓地问题愈发突出。据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此前全市60%以上的丧葬支出都用于墓地购置,部分家庭甚至因“葬不起”而私自建造墓地,这不仅加重了家庭负担,还破坏了生态环境。为解决这一难题,2021年洛阳市出台《节地生态安葬实施办法》,将公益性公墓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经过8次专家论证,最终选址在兼具生态价值与文化底蕴的洛河沿岸,开启了洛阳殡葬改革的新篇章。
**二、回归自然的生态安葬理念**
走进墓园,传统墓碑林立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园区采用“去墓园化”设计理念,樱花林下安眠的逝者共享铭牌,草坪葬区则使用可降解骨灰盒,园区85%的绿化覆盖率搭配雨水花园系统,使其成为城市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墓园不仅为逝者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的安息之所,也为生者留下了一份温馨的慰藉。
**三、破解“死不起”的民生痛点**
墓园的公益性定位使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测算,单个生态葬穴位的综合成本控制在4800元以内,墓园创新推出“云祭扫”和集体追思服务,引导市民逐步转变传统殡葬观念。社会学教授陈明指出:“生态葬的普及不仅是土地的节约,更是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定义,它将推动形成厚养礼葬的新风尚。”
**四、未来展望:生态殡葬的新征程**
未来三年,洛阳还将在各县区建设多处公益性生态墓园,预计能满足未来20年的安葬需求。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有尊严地回归自然,是对城市文明最好的诠释。”洛阳首座公益生态墓园的落成,不仅为逝者提供了一个绿色、生态的安息之地,更为洛阳殡葬改革树立了新的标杆,引领着绿色殡葬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