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人选墓地非常讲究朝向,都觉着坐北朝南的陵园好。不是说洛阳北邙多皇陵,皇陵大都是坐北朝南。比如洛阳九皇仙府陵园也是坐北朝南,但并不是正北正南向,而是稍有偏离。像九皇仙府陵园就是偏西南15度。为啥墓地朝向不正北正南呢?
墓地朝向坐北朝南好,是因为我国地处北半球,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会被洛阳城北面的秦岭余脉阻挡不至于极度寒冷,夏天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也会因为秦岭的阻挡而保证湿润不那么炎热。座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为季风型。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
从古代文献记载来说呢,甲骨卜辞有测风的记载。《史记。律书》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广莫风居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风居东方,二月也。”
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中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败衰丁稀。”这就是要避免西北风。所以说墓地朝向一是为了背山向阳,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藏风聚气,因着秦岭的作用得以一年四季气候相对适宜。古代皇陵朝向也要求坐北朝南,其实也是出于这种考量。但是现在的陵园里即使要选择坐北朝南也要有一定偏离,为啥呢?
1. 风水学上的原因:在风水学中,墓地的朝向非常重要。正北正南是子午向。坟墓不宜朝向正南方位,因为正南朝向阳气太过旺盛,一般如果是官邸或寺庙等大气运之地才需要朝向这两个方位,但是如果普通人家墓地朝向,那么后世子孙可能就会出现比较霸道的人,容易得罪别人,影响自己的前途或生命等,不利于后人的安泰。
2. 传统文化观念:在中国古代,墓地的朝向也跟传统文化观念有关。正南被认为是皇权的代表,帝王墓宅多为正南。因此,普通百姓的墓地不能朝向正南,以示尊重皇权。而事实上凡事都不可过满,皇家毕竟是人中少数,所以陵园中的墓地朝向可以选南北,但要稍有偏离。
洛阳九皇仙府陵园的墓地朝向也是坐北朝南,邙山厚土,阳光明媚,绿荫如海,给大多数的普通人提供舒适惬意的百年葬地,慰逝者利生者,三代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