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离世,若生前与其有心结未解,又未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作最后道别,便会深陷思念与自责之中难以自拔。“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堪称世间最悲惨之事。明明可以给予更好的照顾,却留下永远的遗憾,这种痛苦锥心刺骨,着实折磨人。
有位五十多岁的朋友,常年身体欠佳,而她的老伴一直很健康,大家也总是担忧她。一日清晨,老伴锻炼回来躺在沙发上说不舒服,她未放在心上,以为休息会儿就好,便出门跳操了。岂料回来时,老伴已去世。两年多来,她都无法释怀,每日以泪洗面。想到老伴的照顾,懊悔自己当时没送他去医院,甚至觉得是自己害了老伴,又想到老伴走后的孤单凄凉,自责悔恨得夜不能寐。这种状态需要正确的心理疏导,也需要通过一定仪式宣泄情绪,而殡葬礼仪正起到这样的情绪疏导作用。人间亲情是双向的,你思念着亲人,亲人也牵挂着你。人走后为何一定要放下呢?放下是允许亲人离开,若一直放不下、自责不已,意味着亲人也无法好好离去、继续前行,而你的思念会造成相互纠缠。所以,朋友们,人生大事,务必尽早与父母亲人和解,心疼、关爱、孝顺父母,才不会给自己和亲人的人生留下遗憾。关注我,让我们一同用东方智慧照见开心人生。
许多人觉得追悼会、殡葬礼仪是多余的,是巧立名目收费。不可否认有些机构存在这种情况,但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尊崇 “事死如事生”,将孝道与殡葬相联系,古时要守孝三年。这一过程并非做做样子,也不是现代人认为的虚无文化说辞。对于急需心理疏导的人来说,这个过程能助其从悲痛中走出,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和生活。如今陵园开展殡葬延伸服务,设置不同套餐,正是这个道理。行业发展日益完善成熟,需求覆盖必须细化。请正确看待这个行业,理解每一种服务。